随着暑假的到来,很多中小学生都已经奔赴在研学的路上。其实,研学也是情境学习的一种方式。不管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,还是学生们外出寻找情境,最终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习,我们可以将教学实践中促进学习的情境称之为学习情境。


【资料图】

情境应当包含基本的学科知识、必要的社会元素、具体的生活问题、有序的事物关系,能够让学习者(学生)的身体、智力、情感等融入其中,更高效地学习知识、增长能力、提升素养,是学生相对熟悉的综合化场景。

那么,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,情境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?

情境有助于建立关系激发兴趣

在日常课堂教学中,需要落实知识,但知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抽象性。一般来说,知识越抽象,学生接受难度也越大。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依托载体,教材中的内容背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会存在较大差距。抽象的知识加上生疏的背景,无疑会使学生的学习遭遇更多困难。

情境,就是要建立起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经验之间的关系,帮助学生从自己熟悉和能够理解的场景、事件、问题出发,去学习新的知识。这样一来,情境就把学习中涉及的知识、人及社会联系了起来,为学生从生活经验中的已知走向未知,进而形成新知,搭建起了桥梁。教学中创设情境,需要教师站在学生角度,从生活出发,找到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他们认知特点的连接点,让学生发现知识与自己的相关性,感受到知识的有用性,从而产生深入探索发现的兴趣,进而使学习的需求感和探索欲变得更加强烈。例如,小学数学课上创设“小老鼠吓跑猫”的情境,让学生在游戏中更直观和趣味化理解面积的概念。

情境有助于诱发思考体验应用

学习不是被动接受,而是一个需要主动探究、发现、交流的过程。从教师讲授为主,转变到学生自主、合作、探究为主,重要载体就是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。学习活动是情境发挥作用最核心的体现。

情境,使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有了具体载体,也让学生课堂上的探究有了必要的框架和边界。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,课堂上需要落实的知识也是具体明确的,所以每节课都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浅尝辄止,而要让学生深刻经历对知识的探究、体验过程,对问题有深入的思考,从被动接受逐渐转变为自主生成。基于情境的探究,让学生可以沉浸于基于真实生活背景的学习和成长过程,让学习成为深度体验后的结果沉淀。创设学习情境就是要让学生在与自己真实生活接近的场景中,对知识的认识从抽象的符号、公式、概念,变为具体的问题。情境让知识还原到了生活当中,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、从具体到抽象的知识提取过程,这一经历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,也正是学生能力素养的生成过程。

例如,化学课上创设自来水厂探秘和“排毒”情境,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吸附、沉淀、过滤和蒸馏等净水方法,学会用污水净化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。

情境有助于调动情感增强记忆

学习不是独立的大脑活动,而是人的智力、情感、身体,以及周围环境、文化融会协调的综合体现。人的学习需要情境诱发,需要同伴交流,需要应用实践。学习既是人的认知发展过程,也是人的社会化交往过程,社会化活动不能缺少情感的参与。

情境,是学习得以真正发生和实现的相对丰富和复杂的背景,要能让学生真正产生沉浸感。所以,创设情境要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生活,如果实在难以找到真实情境,可以去虚拟现实,但不适宜完全虚造。虚假的情境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参与,缺乏情感参与的过程,记忆的深刻性也会相对减弱。学习情境的创设,需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真实性,让学生可以相信和接受;需要体现同伴协作的攻坚性,让学生愿意参与和投入;需要营造不断深入的挑战性,让学生能够提升和发展。例如,语文课上创设编演课堂剧的情境,可以促进学生把对故事背景、情节,人物心理、神态动作等的理解认识综合起来,让各方面知识成为一个整体,学习记忆也能更加深刻。

课堂上的情境可以是若干个片段,也可以是一个整体,最好是以一个能够贯穿始终的大情境,或者以大情境为主线串起各个活动。情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,但基本需要教师为主进行创设,情境创设要站在学生角度,注意贴近需求、激发兴趣、增强体验、沉浸情感,最终促进学习者的综合获得和有效输出。

(作者系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运营部部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