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人间烟火”里收获幸福
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为新居民子女量身定制劳动课
学生们正在晾晒芥菜。

□本报通讯员 叶艳景 鲁育娥

“原来霉干菜还需要晒的呀!”“老师,这些芥菜晒上多少天才能真正变成霉干菜?”周五离校前的最后一节课,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的“人间烟火”社团变得热闹起来。阳光正好,在指导教师梁丽红的带领下,学生们拿出3个多星期前社团课上装罐腌制的芥菜,来到教室外的空旷向阳处,开始了自制霉干菜的第5道工序——晾晒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学生孙召博一边晾晒,一边还偷尝了一口“半成品”,“跟我小时候妈妈做给我吃的一个味”。梁丽红介绍,这些芥菜种植于学校的半亩园内,需要经过洗、晒、切、揉搓装罐、晒、蒸、晒等7道工序才能真正“变身”霉干菜。学生们参与了从栽种到收获的全过程。“能将普通食材通过传统工序变成更多的美味佳肴,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技能。”梁丽红说。

走进“人间烟火”社团教室,大火灶、电磁炉、餐桌椅……所有的物品被分成4组,可供现有的16名社团成员同时生火烹饪。“每个小组4名成员,除了一位主厨,其他人会负责洗菜、洗锅、整理等工作。”学生宋家玲已经是第3次承担主厨工作了,在其他组员的帮助下,顺利完成了西红柿炒蛋、芹菜炒肉、西葫芦炒肉等菜品。她说,每次烹饪的菜品都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“点单”的,“我们还互为小老师,在其他组员担任主厨的时候,我也学到了很多菜的烧法,而且每次还可以品尝到其他3个小组的菜品”。

梁丽红提到,“人间烟火”社团在挑选成员时,有特殊的考量,“学校位于遂昌经济开发区,有很多新居民家庭。许多家长由于忙于生计顾不上给孩子做饭,所以学生的家庭情况会作为其中重要的考虑因素”。学生陈登鸿就表示,由于爸爸妈妈下班比较晚,自己放学回家后,不仅要解决自己的晚餐,有时还要备好爸爸、妈妈、弟弟的饭菜。

“自从孩子参加了‘人间烟火’社团,每周都会给我们烧上一个他新学的菜品。现在我们要是因为上夜班赶不上做饭,也不用担心他会饿肚子了。”学生周书垲的家长说。

社团课配班教师叶丽花说,这个社团从成立之初就受到了家长们的热捧,“因为考虑到学生们的用火、用电安全,目前社团成员以五、六年级的学生为主,现在已经有好几个四年级的家长迫不及待地想给孩子报名了”。

与此同时,叶丽花也是学校的科学教师。“柴为什么会烧出泡泡?”“汤圆为什么会浮起来?”劳动课上,叶丽花会见缝插针式地抛出问题,引导学生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科学,也会用科学知识为学生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。

据了解,“人间烟火”社团组建于去年9月份,由遂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云峰中心学校共建,到目前为止总投资约40万元。“体验人间烟火,也享受人间烟火。”说起创建初衷,校长金存根表示,劳动是幸福感的源泉,劳动技能能够受用一生,学校有一部分学生属于新居民子女,劳动课的开设能够提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感、满足感和幸福感,助力他们更好、更快地融入新集体,适应新生活。

和“人间烟火”社团同步建成的还有陶泥坊、竹工坊、木工坊,都是学校劳动基地幸福园的组成部分。幸福园又与金果园、清莲园、半亩园、草药园组成了“‘金’品五园”,为学校劳动课程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场所。学校的劳动教育以尊重兴趣、基于经验、联系生活、多元选择、着眼发展为理念,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、培养正确的劳动情感、形成正确的劳动认识、践行正确的劳动观念。

“下一步,学校将以落实2023年丽水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为契机,继续扩大劳动课程场域和类别,让更多的学生都能在劳动中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。”金存根说。

我们的劳动课“秘籍”

Q:笔者

L:“人间烟火”社团指导教师 梁丽红

J:遂昌县云峰中心学校校长 金存根

Q:在开展“人间烟火”社团活动的过程中,如何让学生收获更多的幸福感,而不仅仅是成为家庭的“小厨师”?

L:开展“人间烟火”社团活动,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烧好一道菜,而是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全过程。比如,学校打造了校园农田劳动实践基地,学生自己开垦、播种、维护、收获。与此同时,学校重视学生劳动情感的引导和培育。“人间烟火”社团的各类活动皆发生在学生自主、自为之中,在劳动过程中推动学生与伙伴、教师建立联系,获得真体验,让其在不断肯定与认同中深化自身的享受与愉悦,从而热爱劳动,形成良性循环。

Q:“人间烟火”社团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密切,受到家长追捧,学校如何让劳动课程更好地回归生活?

J:学校在设计劳动课程内容时,会以学生的真实生活和社会实际为出发点,力求劳动能够在家庭中真正落地生根。同时,学校通过劳动教育宣讲等方式,推动劳动教育润物无声地进入每个家庭,唤醒家长意识,转变家长观念,使家长明白劳动不仅发生在校内课堂之中,家庭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,没有家庭的配合,劳动教育的链条是不完整的。适度的家庭劳动是学生的一种自我锻炼,也是一种很好的身心调节方式,更是亲子关系的黏合剂。